上海仪表价格联盟

科普~翡翠是这样长出来的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翡翠爱好者都在关注翡翠工厂,你关注了吗?

 “玉化期”出现在地壳发生阿尔卑斯运动,以及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期间。在这期间,缅北地区因受其影响而发生大范围的区域变质作用,使缅北的岩层(主要是碱性岩层)发生了硬玉化现象,从而促成了缅甸硬玉岩的生成,这就是缅甸翡翠生长的“玉化”阶段。

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个时候的缅甸“翡翠”,还不能称为翡翠,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无色的硬玉岩,还没有长出漂亮的翠(绿色)和翡(紫色)来。因此,只能将这个阶段的称为翡翠生长的初始阶段——玉化阶段。

      

       翡翠的“玉化”过程比较复杂,这需要从地质学的角度来讲。

      大家知道,地球的岩石圈可以划分为六个板块以及一二十个中小板块。这些板块都是“漂浮”在地幔的粘性层之上,彼此都能独立运动,并相互碰撞、挤压和摩擦。缅北一带即位于两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结合部的俯冲带一侧,即印—缅岛弧的高压变质带。

      在地球历史上的始新世,也就是大约在6000万年前,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发生了碰撞,当时的缅北一带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并下降、潜没到地壳的深处。于是在巨大的压力和温度增高的影响下,原有的岩层变发生了广泛的区域变质作用,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蓝闪石——硬玉高压变质带,并发生硬玉化作用而形成具有玉石特性的硬玉岩。

与此同时,地壳深处(地幔)的超镁铁质沿着构造破裂带侵入,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超基性橄榄岩体。另在该地区还发生了大规模的花岗岩入侵,致使花岗岩侵入体析出的硅酸钠水溶液与围岩发生一系列的钠质交代作用,最终在缅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硬玉岩矿体群。

翠辉珠宝

      缅甸硬玉岩的成因可能有多种,但最主要的是变质成因。而变质前的原岩应该是蛇绿岩套中的偏碱性(富钠质)的火山岩、侵入岩,如细碧岩、角斑岩、角斑凝灰岩、斜长岩、碱性辉长岩、中酸性侵入岩等。在区域变质阶段,当压力增大或温度较低(约400℃)时,这些岩石中的斜长石则不稳定,从而发生了去钙长石化的自变质作用,致使其中的钠长石留了下来,形成钠长石岩(水沫子)。离解出来的钙长石便与其它组分形成各种各样的矿物如绿泥石、绿亷石、黝亷石等,从而构成了绿片岩带的矿物组成。这种大规模的钠长石化作用是为后续硬玉化的一种铺垫。

      高压下的钠长石是不稳定的。当环境温度在300℃至600℃时,钠长石在巨大的压力下,就会向着比较重大、克分子体积较小的硬玉转变,其化学反应式为:

   (钠长石)NaAlSi3O8 = (硬玉)NaAlSi2O6+(石英)SiO2

      在硬玉化过程中所析出的二氧化硅,或可参与到蛇纹石化的反应中,或可单独形成石英岩。后一种情况已经得到了证实,最近在后江雷打场发现了大量的石英岩,具有极好的玉石特性,因而已被缅甸玉商当作水沫子推向了市场。 


▲ 缅甸的石英岩石(被称为水沫子)手镯

      此外,在温度下降的情况下,钠长石可以和铁镁矿物发生反应而生成角闪石,所释放出的二氧化硅则可参与到蛇纹石中。这就合理解释了区内所出现的大量角闪石片岩以及硬玉岩中含有一定量的角闪石。

      硬玉岩的形成意味着缅甸翡翠进入了其生长期的第一个阶段——玉化阶段。而阿尔卑斯运动行将结束之前(大约是始新世末期)也即喜马拉雅运动开始之时,则意味着缅甸翡翠玉化期的终结。此后,缅甸翡翠便要接受更加强烈的地壳运动——喜马拉雅运动的洗礼。

      由此可以推断,缅甸翡翠的玉化期所经历的时间,应该是从阿尔卑斯运动开始至结束前为止,也就是自古新世开始(即6700万年前)至始新世末期(即3400万年前)的长达三千多万年的漫长时段。在这个阶段所形成的缅北硬玉岩完全符合区域变质岩的特点。譬如说,由于强烈的重结晶作用及变形作用,使硬玉岩及其围岩表现出了明显的片理化和条带状构造以及塑性变形的特点。

      此时的硬玉岩基本上还是无色的,还未生成漂亮的翡色和翠色,其质地也显得相当的平庸。而且所有的硬玉岩质地也基本上没有太大差异。这就如现在大家所看到的八三玉那样。这种情况的出现,当然是与它区域变质岩的身份有关。所谓区域变质作用,就是指在温度和压力区域性增高的影响下,固体岩石受到改造时所受温度和压力(静水压力和定向压力)的影响基本上是比较均衡的,因而一定区域内的岩层所发生的变形及重结晶作用也基本上大同小异,没有太大区别。整体上,这个时期的硬玉岩也就不会那么复杂多变。

▲具有片理化和条带状构造的翡翠玉料,区域变质岩的显著特点显露无疑。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可快速添加我们抢购工厂翡翠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