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仪表价格联盟

赵旭抢夺中国艺术市场的野心家!看看他是如何做书画生意的!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摘要:作为北京保利拍卖的执行董事,赵旭一年要打无数个电话,见数不清的人,坐上百次的飞机。这个曾经的画家、室内设计师、书画经纪人、当代艺术专家,在短短5年改变艺术品拍卖业版图,一跃成为拍卖界的领跑者。如何在这个大时代推动了这么庞大的艺术品市场?



一个改写拍卖行业游戏规则的侵略者,一个抢夺艺术市场所有先机的野心家,一个智慧与勤奋的最佳结合体,一个普通的男人。

  “感恩在这个大时代与你相识!”这是2011年春节赵旭发给手机里3000多个电话号码的拜年短信。过去一年,赵旭带领刚满5周年的北京保利国际拍卖公司(简称北京保利),完成了91.5亿元的成交总额,成为单个拍卖公司2010年度成交总额全国之冠。

从高中毕业就开始琢磨经商之路

  这个传奇的故事也许应该从赵旭的父亲开始讲起。

  赵旭的父亲赵准旺是位著名画家,在大陆、港台、东南亚以及美国华人圈中都有其画作追随者。父亲最大的愿望是让赵旭继承家学,但赵旭却天生长了一副商业头脑。

  赵旭高中上的是北京市实用美术学校,他的买卖书画生涯则开始于高中毕业。一天,台湾书画行家方伟民到赵旭家买他父亲赵准旺的作品,看到方伟民拿5000元买父亲的画作时,赵旭大受启发,事后他大胆找到方伟民,说可以替他找画。方伟民也爽快地说:“如果你有画我就可以收。”

  买家找好了,但作品从哪里来呢?除了父亲,赵旭也没有其他熟悉的画家。于是他一边考学一边投入自己的艺术创作,从自己画画到让同学帮他迎合外商的需求创作画作。一张画刚开始卖给画商只有10元或20元,不过,“敏锐的扑捉和整合资源”仿佛是赵旭天生的本领。很快,他找到两个找画途径:一是逐个去找和父亲相熟的画家,二是从学校画家后代中寻找资源。

  上世纪80年代,内地的书画市场尚未成型,艺术家少有出售画作的渠道,买书画的人多是港台及东南亚华人。即使到上世纪80年代末,李可染一件4尺见方的画作不过卖4000元(现在市场价值可能超过千万元),很多没有知名度的画家更是难有机会接触藏家。

  这时的赵旭开始从朋友、画店及画家家属之间频繁往来,将如今都大名鼎鼎但当时还年轻的画家,如王明明等人的作品,低价收回,卖到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区。很快身边这些资源就无法跟紧赵旭的步伐,他骑着摩托车开始满北京跑,、北京画院,在那时都留下了其勤奋的身影。这一轮拓展,赵旭收到大量美院中青年教师的作品,并快速找到了具有很高审美需求的海内外艺术品经纪人、画廊和收藏家,这其中有当时很著名的香港集古斋、香港云峰画苑、台湾行家王台庆、方伟民、新加坡藏家曾国和等。


  通过50元买入100元卖出,100元买入200元卖出的方式,赵旭赚得了丰厚的利润。

  为了能与买家联系,高中刚毕业的赵旭就买了BP机。当时有一位台湾经纪人,每月来一次北京,常住天坛饭店。每当他来时,饭店楼道里挤满了想给他看画的人。但只要有空,这位经纪人就会传呼赵旭,让其带着一个月积累的作品来看。往往一次都能挣到几百元甚至一千元。这对于年轻的赵旭是莫大的激励。

  在所有画家都没有明白市场价格体系的年代,来大陆买画的多是台湾行家。

  这些行家从大陆带回台湾的画能否卖掉、以多少钱卖掉,决定了他下次来的购买标的,于是赵旭也需要根据行家的需求不断寻找新的作品。

  财富不断累加带来的满足感,刺激着赵旭不知疲倦地四处寻找作品。但他一直不忘本,每天都会用很多时间投入绘画,还抱有成为职业画家的梦想。而此时,的改革开放才经历10年,“万元户”刚刚成为富豪的标准。而此时的赵旭却已手握大哥大,腰挎BP机,开着摩托车在北京街头风驰电掣。

  最重要的是,他还只是一个高中刚毕业的学生。


90年代初,赵旭就已经闻到艺术市场的发展势头,开始了书画买卖。当年赵旭就是这样收画卖画。

积极寻找机遇,从身边小事做起

  高中毕业后,赵旭一边考学、一边卖自己和别人的画。但比起做生意,他的考学并不顺利,、、,但都未能录取。,他才于1994年考上矿业大学煤炭学院美术系(现已合并入传媒大学)。

  赵旭的艺术家之路也比常人成功的早,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就与几位当红年轻艺术家在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做巡回画展,反响轰动。最辉煌的一次是1991年,赵旭短暂地跟随新加坡当代艺术家唐近豪学习了3个月油画,然后在当地办了一场国画展览,当场作画当场卖。每张画作画廊卖100新币(相当于500元人民币),卖出一张分给赵旭50元人民币,结果全部创作当场销售一空。

  在他去国外办展览时,他还带去了很多其他艺术家的画,同样销售一空。

  赵旭凭借其前卫并敏感的经济头脑,抓住一切赚钱的机会,使得他虽年纪轻轻,但却已经很富有了。当1994年在艺术学院上学时,赵旭已经开上了本田轿车。

  可能是他觉得作艺术家太苦了,对于作为行家和画家之间的巨大反差,让赵旭最终选择了前者,做起了艺术品的大生意。

  1991年成功的新加坡之行,让赵旭对这个东南亚艺术重阵产生了无限向往。但由于当时出国手续复杂,有时候甚至一年都办不下来。即便如此,从那一年开始,赵旭还是排除万难每年去一次新加坡,将一批批的当代水墨画送往新加坡展览交流。

  这期间的赵旭遇到一个千载难逢的时机。1994年,,赵旭此前曾短暂地与全国工商联信息中心合作,于是他就随队在新加坡组织了一次画展。当时新加坡各界名流和收藏家都参观了这个展览,赵旭也通过此次展览认识了当地较为重要的收藏家,这为他之后在新加坡的发迹奠定了基础。同年,随着出境手续的简化,赵旭一年能去新加坡四五次,后来发展为一月一次。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台湾、香港和东南亚刮起了一阵书画收藏热潮,这一时期也是书画行家迅速成长的阶段,大量作品在行家和画廊之间交易,拍卖力量尚未形成。当时的赵旭在这股收藏热中只是个勤奋的小弟弟,当台湾行家拿着50万美金来大陆买画时,他不过是从中赚个几百上千元人民币。

  但就是通过这样的交易,赵旭确定了职业方向,并积累了丰厚的经验和人脉。


亚洲金融风暴,赵旭再一次抓住了机会



智慧+勤奋的人最令人敬佩

  风云难料,当所有行家都依靠东南亚富豪收藏家们吃饭时,1996年东南亚突然爆发,除大陆外,亚洲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未能幸免。

  在危机来临前的1995年,东南亚的钱袋子开始出现大幅缩水,甚至债务缠身,书画出口的路子被堵死。当大部分人都在这场风暴中倒下时,最精明的那个1%—赵旭却找到了机会。

  1995年,赵旭供职于北京一家期货公司,公司老板喜欢艺术品,就特批了一笔钱,让赵旭替公司去重灾区收画。

  赵旭拿着这笔巨款到新加坡进行书画收购。

  由于去一次不能待太长时间,而且收购量较大,赵旭无法一家家登门收画。于是,他采取了一种极具创意的收画方法,在新加坡当地登报纸做广告公开收购字画。广告打出第一天,赵旭的收购现场就排起了长队,这种场景让赵旭想起了当年大陆行家在北京天坛饭店排队见台湾藏家的情形,一时间恍如隔世,只是眼前排队的人是为了见他。

  在这长队之中,不乏有赵旭熟悉的新加坡富豪们,使他们不得不拿出多年珍藏,寻找变现机会。


  事实上,赵旭的收购价格,与富豪们当年收购画作的价钱相去甚远,但使他们顾不得这些,能卖多少就卖多少。通过这一时间的运作,赵旭用极低的价格,把原本从大陆流出去的当代、近现代书画作品重新拿回国内。与此同时,国内的书画收藏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有了起色,上海朵云轩、嘉德、北京翰海、北京荣宝等拍卖公司在这一时期纷纷成立并趋于成熟。赵旭敏锐地发现这个巨大市场的存在,又开始不知疲倦地奔走于海内外。

  与高中时代满北京跑不同,这时候的赵旭是每星期坐飞机往返新加坡和北京。

  为了节省时间和节省住酒店的费用,他通常坐晚班飞机走,在飞机上睡一觉,落地后即开始收画,再坐晚班飞机回国,落地就卖画。虽然年轻有充沛的体力,但赵旭的眼力还需要磨炼,他得到杨广泰、丛者明等业内专家的帮助,他们如今也是书画行业鼎鼎有名的人物。

  当然,比起远大的雄心,单靠新加坡一个市场和两条腿还远远不够,赵旭开始和香港集古斋、台湾国华堂等画廊合作,从这些地方源源不断地回流书画作品到国内。随着规模的扩大,赵旭不再局限于私下买卖,还和荣宝、翰海等拍卖公司合作,有时候他自己的藏品就能撑起两三个拍卖专场。

  2003年“非典”之后,书画行情呈现井喷式增长,拍卖公司的业绩随之水涨船高,国外的书画名作大量回流到大陆。赵旭与拍卖公司合作更加密切,最多的时候曾在一季拍卖会组织了七八个专场。

  据和赵旭合作密切的北京荣宝拍卖公司总经理刘尚勇回忆,他起初以为赵旭仅是凭着自己的年轻和勤奋闯出一片天地,但慢慢他发现这个人非常聪明,总能在行业陷入困境时开辟新的局面,“智慧+勤奋的人是最令人敬佩的。”刘尚勇感觉到赵旭给同行业的人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但这种压力有时也能推动着这个行业的前进。

  这种刺激的游戏在2005年达到一个新高潮,那一年,赵旭作出了将改变整个艺术市场格局的举措——运营拍卖行。



初涉拍卖,赵旭便一鸣惊人


好吧,我们也来个夜场吧

  2005年,最具实力的集团公司之——保利集团决定成立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主营艺术品拍卖。于是北京保利拍卖成立后就找到赵旭。在赵旭的支持和协作下,第一场拍卖,保利就获得了5.7亿的成交额,成交额名列国内三甲。保利集团也渐渐发现这个小伙子能量非凡。通过和保利的合作,赵旭自己也喜欢上了拍卖这个行业,正式入股保利拍卖后,出任公司执行董事,负责公司总体运营。

  2005年进入拍卖业的赵旭用一种超越常人、无法模仿的方式,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可行手段,以丰富的专业鉴定经验、年轻先进的业务知识带领这家年轻的拍卖行向前冲,也冲击了这个已经成长12年的拍卖市场。到2010年这五年间,北京保利创造了数个改变整个艺术行业的事件:引爆当代艺术拍卖行情;设立拍卖夜场;成功拍卖尤伦斯夫妇藏品;以及《砥柱铭》以总成交价4.368亿元创艺术品世界拍卖纪录;三年蝉联艺术品拍卖单季成交额榜首;2010年以总成交91.5亿元人民币占据艺术品拍卖总成交近三分之一的份额。


  在这个过程中,书画市场经历了2003年到2005年的高速增长后,开始进入调整期,到2006年整个艺术市场行业陷入困境,缺乏引领市场继续向前的亮点。与此同时,苏富比、佳士得两大国际艺术品拍卖巨头则将视野转向,在2005年介入当代艺术品拍卖。

  2005年1月,苏富比率先成立“当代艺术部”,并在2006年3月31日纽约苏富比举办的亚洲当代艺术品首场专场拍卖中,取得1320万美元的总成交额。这一信号被赵旭敏锐捕捉,他大胆将北京保利的业务重心由书画转向当代艺术,而在拍卖业诞生的十几年中,没有一家拍卖公司敢将主营业务偏离传统书画。

  北京保利这一次重要调整,再次体现了赵旭超越常人的智慧。

  当当代艺术在西方市场突然受到追捧时,赵旭利用多年积累的资源推动北京保利在当代艺术拍卖方面发力。其中的重要标志是:2007年北京保利首次引进“夜场”概念,效仿苏富比和佳士得的夜场拍卖,将征集到的现当代艺术精品,放在夜场拍卖。

  不可思议的是,在推出“夜场”之前,赵旭从未观摩过任何国际拍卖公司的夜场,所有的信息仅来自于朋友杨斌、田恺等人的说法:“国外就是这么干的,并且当代艺术品已进入到苏富比和佳士得的夜场中。”

  “好吧,我们也来个夜场吧。”赵旭说。


“2005年进入拍卖业的赵旭用一种超越常人、无法模仿的方式,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可行手段,以丰富的专业鉴定经验、年轻先进的业务知识带领这家年轻的拍卖行向前冲,也冲击了这个已经成长12年的拍卖市场。”

将全球最高拍卖纪录拉回大陆

  2007年5月,北京保利在春拍时首次推出现当代艺术夜场,并取得爆炸性成功:方力钧等当代艺术家作品创造价格新高,全场总成交额接近2.5亿元。在现当代艺术夜场取得成功后,北京保利又别出心裁,将近现代及古代书画精品也都放在夜场拍卖,所有精品“一锅煮”,成为改良后的式“夜场”模式。后来这种火爆的场景迅速影响到了苏富比和佳士得,他们也相继在香港搞起当代艺术夜场。以至于现在国内的大牌公司都开始有夜场拍卖。

  每年5月和11月底,北京亚洲大酒店的宴会厅,你能看到宴会厅的四周挂满了横跨千年的艺术精英作品。现场人头攒动,竞买者已经攥紧了手中的号牌,也有人仅仅是为了见证纪录而来。电话委托席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因为电话线的那头连接的往往是资本雄厚的隐形买家。拍卖师一落万金的拍卖槌发出咣咣的敲打声。一切就像是一场战争,而金钱就是他们的炮弹。

  先人一步的北京保利, 在2006年-2008年的当代艺术市场黄金时期,占据了先机,成为国内在当代艺术领域唯一可以和佳士得、苏富比两大世界级拍卖巨头进行区域性竞争的拍卖公司。

  但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律早已决定:大时代的繁荣背后,总埋藏着隐忧与危机;高峰和低谷,永远交错前行。

  如同当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一样,2008年下半年,席卷全球的再次波及艺术品市场,当代艺术市场遭遇大幅调整,买卖双方交易信心严重下挫。

  甚至有一段时间,市场面临无作品可拍的困境,以至于很多拍卖行都预言:漫长的冬天来了。

  当整个行业放慢脚步准备冬眠时,一条爆炸性消息传出:比利时大收藏家尤伦斯夫妇为了筹资运营在北京建成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有意整批出售手中的古代书画藏品。

  在无货可拍的2009年,哪家拍卖公司能拿到这批拍品,无疑就赢得了巨大转机。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在行情不好的情况下,尤伦斯夫妇要求拍卖行支付高达亿元的巨额保证金。在消息放出的几个月里,尤伦斯夫妇先后和香港苏富比、香港佳士得及嘉德等多家公司谈判,但这些公司都在风险面前选择了保守策略。

  最后,比利时夫妇找到了北京保利,谈了1分钟,赵旭就答应了尤伦斯夫妇提出的全部条件。

  尤伦斯夫妇的第一批藏品,组成“尤伦斯夫妇藏重要书画”专场,出现在北京保利2009年秋季夜场拍卖。结果这场拍卖逆市取得2.89亿的成交总额。尤为重要的是,这场拍卖出现了两件过亿元的拍品,其中吴彬《十八应真图卷》以1.69亿元被上海收藏家刘益谦买下,创造当时书画新的全球拍卖纪录。


  这场拍卖一举奠定北京保利在古代书画拍卖的优势地位,更重要的是,它引领了至今尚在热潮中的新一轮古代书画高涨行情,使整个艺术品拍卖行业,甚至整个艺术行业再次看到曙光。

  明代画家吴彬的作品传世稀少,而创作于1615年的《十八应真图卷》,引首有乾隆题的楷书“游艺神通”,卷中钤乾隆诸玺并行书题跋,因此极为珍贵。但这件作品从1992年首次上拍时尤伦斯夫妇出价购得的62万美元,在17年后升值40倍变成1.69亿元,还是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和讨论,当然也让手中握有类似作品的藏家蠢蠢欲动。

  正在人们还持质疑与观望态度时,2010年,北京保利拿出了艺术品拍卖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砥柱铭》。

  “宋四家”之一黄庭坚的书法长卷《砥柱铭》,原藏于日本有邻馆,2004年被台湾收藏家重金购买。在看到古代书画在大陆有过亿元行情后,藏家经由台湾艺术品经纪人王定乾委托,将此重宝放在了北京保利拍卖2010年春季夜场。

  在竞拍之前,在场的所有人都预感到一个历史性时刻即将到来,拍卖师甚至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非常感性地说:“此次拍卖将令我终生难忘。”

  然而随后的竞拍比预想的还要激烈。经过70余轮叫价,此件作品以3.9亿元落锤,加上佣金最终成交价高达4.368亿元,这个纪录产生在北京保利,一举将当时的艺术品全球拍卖最高纪录拉回大陆。


伴随着一个个拍卖纪录在北京保利的诞生,北京保利只用了5年,便坐上年拍卖总额第一把交椅。这其中,顶着执行董事头衔的赵旭,却事事无巨细参与北京保利所有事务。赵旭作为保利拍卖护航员——一边安排属下南下北上寻找艺术品,一边策划着北京保利的各种宣传战略。

  被业内人士称为“赵超人”的赵旭,每天打数百个电话,全年无休、每日工作到深夜……他的智慧和勤奋成为北京保利开疆拓土的主要动力,而他博采众长、石破天惊的经营方式也让业内瞠目结舌。

  上海收藏家颜明曾说:“如果没有赵旭,北京保利不会发展如此之快,甚至艺术品市场也不会有今天的辉煌景象。”赵旭二十多年的朋友、同时也是书画行家的姚钢则认为:没有赵旭肯定没有北京保利今天傲人的业绩,但如果赵旭当年选择的不是北京保利而是其他公司或自己办拍卖公司,其效果也不会有今天人们看到的这样完美。

  “赵旭是个闯劲、干劲十足的人,”姚钢说,“但只管往前冲的个性,有时会使他忽视了某些人和事,所以如果没有保利集团这样一个强大和具有灵活强效机制的机构支撑,稳健、良性和长效的发展态势可能出现缺憾。正是赵旭的灵活机动、不失时机、勇于拓展的行事风格,与保利集团固有的正规、健康、稳健的企业属性合而为一,相得益彰,才换来保利拍卖辉煌的今天。”

  在赵旭眼中,上至60岁下至20岁的男性通通是他的“兄弟”,“先生”、“小姐”之类的称呼从来不会出自赵旭之口;赵旭豪爽的性格让他能迅速和买家、卖家打成一片,也让他能把那些隐形的百亿、千亿富豪带进拍卖场。

  赵旭浓浓的“江湖气息”,成为这个时代获取成功的“灵丹妙药”,同时也成为其备受争议的焦点。

  在所有画家都没有明白市场价格体系的年代,来大陆买画的多是台湾行家。这些行家从大陆带回台湾的画能否卖掉、以多少钱卖掉,决定了他下次来的购买标的,于是赵旭也需要根据行家的需求不断寻找新的作品。

脱缰的野马怎会停下狂奔的脚步

  赵旭是坚持“兄弟归兄弟、事情是事情”的人,他嘴里叫你兄弟但未必会给你多大人情。即使是姚钢,在保利买东西时拥有的小特权,比如可以不交押金即办理竞买号牌,也是他作为有信誉的买家在其他拍卖公司能享受到的常规权利。

  赵旭自己对此的解释则是:自己是行家出身,天生就和市场中的人保持密切关系,年轻的北京保利也需要争取更多藏家和行家的支持,这一点可能和一些公司刻意与客户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同。

  江湖需要英雄,历史也会这样书写:行家出身的赵旭,用5年时间以“兄弟加同志”的方式,带领一帮美院毕业或刚刚海归的年轻人,将北京保利带入百亿门槛。

  策划专家、也是收藏家的叶茂中说,赵旭是他在唯一佩服的策划人,他能将个人和公司所拥有的所有资源全部调动起来,包括他一手策划的保利夜场、尤伦斯藏品拍卖等,这些都不能靠公司制度来完成。“所谓正规的公司制度全是书本的教条,所有企业在最初都带有深刻的领袖色彩。”

  作为同行的刘尚勇也认为,赵旭这种非常规操作对成立仅5年的北京保利非常奏效。当全球企业家都在进行责任委托(也就是把公司所有任务细化分给下属部门操作)时,赵旭却把所有事情都揽在自己身上,这样做决策时就能当机立断。但前提是必须有无限精力。

  幸运的是,赵旭是国内所有大型拍卖行老总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但作为一个40岁的男人,一个每天用数字和嘴巴生活的人,赵旭累吗?过去十几年,赵旭经历了几个重要拐点:1997年东南亚时成功促成艺术品回流;2006年书画市场陷入困境之时发掘当代艺术潜力;2008年整个行业再次陷入困境时他又在古代书画上大做文章,并直接盘活了整个市场。但在拍卖业进入全盛时期的今天,如果再次出现转折,赵旭又将如何下棋?听说保利春季已经有三个重要专场,欧洲最大古董商A.D speelman 第一次在国内出货并在保利举办犀角象牙专场,尤伦斯夫妇又将其珍藏的当代艺术品在春拍举办专场,还有古代绘画的鉴定泰斗、年过百岁的徐邦达先生也已经将其藏品3月10日在保利艺术博物馆进行展览。这三个重大利好如果同时在6月1日的北京新保利大厦春拍中出现,对今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无疑是一个惊雷!“北京保利将进入守业阶段,”赵旭表示,“现在保利拍卖已经培育出一百余名年轻业务骨干,他们每个人都像我一样努力,每天如此,全球各地跑来跑去。”

  我们已经在上海、广州、香港、台北、东京、洛杉矶、纽约、温哥华、多伦多设立长期代表处;新加坡、伦敦、巴黎设立联络处。前5年保利拍卖增长得太快,以后将在服务和拍卖质量上下工夫。“

  实际上,赵旭的成功也源自他对自身优缺点的清醒认识。他得闲了会自己写自传,以时刻自我反省;他认识到自己在公司管理方法上的不足,便在长江商学院深造充电;他也希望自己以后不要像现在这么累,于是偶尔也去打打高尔夫享受生活。

  不过他的朋友们马上会站出来揭短:“他去念MBA、打高尔夫都是为了认识更多的客户。”

  这个时代释放着无穷无尽的欲望与诱惑,脱缰的野马怎会停下狂奔的脚步,赵旭,也许会继续在这个星球上任何一个有艺术品交易的地方寻找商机。

  “在所有画家都没有明白市场价格体系的年代,来大陆买画的多是台湾行家。这些行家从大陆带回台湾的画能否卖掉、以多少钱卖掉,决定了他下次来的购买标的,于是赵旭也需要根据行家的需求不断寻找新的作品。


延伸阅读


“拍卖传奇推手”

赵旭




来源: 新浪博客

原题:北京保利拍卖执行董事:赵旭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