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仪表价格联盟

她23块起家,20岁当老板,靠一道小吃让行业巨头都难撼其地位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经营管理脑白金 | 补补更强大!



经营管理脑白金 ID:naobaijin0807

《经营管理脑白金》,补补更强大!经营管理“干货”第一精选平台!史玉柱弟子实战专家经营管理团队,365天免费服务中小企业老板,节约你的时间成本,解放身心,轻松赚钱,补补更强大!



您将至少收获以下3个爆点

1.爆品是一种对产品极致化的基本认知。李希华坚持“自然食材主义”,围绕黑龙江的食材不断研发、打磨产品。既要稳定的味道,又要手工制作的口感,两者缺一不可。为了做出纯正口味,李氏更换多家供应商,依旧达不到自己的标准,最后没办法,花大价钱从日本引进机器才算解决了问题。


2.保证产品品质的前提,就是需要明确,你是一心为用户生产产品。20多年前,国内老百姓的食品安全意识比较薄弱。行业内衍生很多黑色产业。对此,李希华态度很坚决,“我们讲产品,不只是取决于食材、工艺,更在于你的初心,你是单纯为了赚钱,还是做让消费者放心让自己心里踏实的产品。”


3.打造爆品是一个流动的、变化的过程,要用发展和变化的眼光来打造爆品。2013年,,李氏的最大利润来源——团购市场没了,公司不得不重新研发产品。穷则思变,热销新品 “黑金丹”、 “小咸菜”(配餐)、 “黑豆小丸子”(火锅食材)都是在这种困境下应运而生的。


她起初只是一名街边小摊贩,如今她是黑龙江最有名的食品企业掌门人。


她迫于生计,走出大山,20岁当老板,23块钱起家,一天卖掉一万人份的小吃,赚得人生第一桶金。


她从透笼街的一个小铺位起步,用一道汤圆,按下人生的快进键,只用八年时间,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店,成长为黑龙江No.1,即使年收入50亿的三全食品也难撼动其地位。


她是哈尔滨家喻户晓的女性创业传奇、李氏自然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希华。

 

一天卖掉10000万份“热狗”

赚得第一桶金


1987年,李希华和姐姐走出大山,来到省城哈尔滨打暑期工。成绩优秀的她本想挣够一笔钱给自己治病,就回学校继续读书,结果一打工就不想回去了。


李希华渐渐展现出商业天赋。1990年20岁的她和姐姐东拼西凑了四千块钱,在哈尔滨透笼街摆起了小吃摊,卖油饼、麻花,月流水几千元,放在当年也算一笔颇为客观的收入。但很快李希华意识到一个问题,自己和其它摊位卖的小吃差不多,不是办法。于是,她当即决定:要做,就做得跟别人不一样!



嗅觉灵敏的李希华揣上仅有的二百多元积蓄,到北京王府井小吃街找灵感。下了火车,还没站稳脚跟,广场上一个被围得水泄不通的小摊引起她的兴趣,李希华凑上前,定睛一看,招牌上“美国热狗”四个字格外醒目。抱着好奇心,李希华试吃了一口,“这不就是我们哈尔滨的面包加红肠嘛,我要做出来,肯定比王府井的香!”她顿时激动不起,下定主意就做这个产品。


她放弃原本的“考察”计划,连夜坐车赶回哈尔滨,走出火车站,兜里只剩23块钱。这就是她的所有本钱,也是从那一刻起,李希华的人生按下快进键,短短数年,逆袭成为黑龙江食品业龙头。当然,这是后话了。


不知哪里来的自信,她认准“热狗”会在哈尔滨火起来,提前备了大量食材,通宵达旦、加班加点地干。不出所料,第二天上街,300个改良版“美国热狗”被一扫而空。头一个月平均每天卖2000份,国庆当天达到峰值,3天卖掉30000份!就这样,李希华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7万多元。要知道,当时哈尔滨的人均月薪才不到200元。

“撬”来的生意:

从门庭冷落的小店到黑龙江名牌


冬天到了,李希华根据市场需求改售汤圆。这一次,她更有资金与底气,于是在1991年注册了“李氏汤圆”商标。谁知,等来的却是当头一棒。


刚起步的时候,隔壁品牌商户的顾客络绎不绝,李氏汤圆的摊位则甚是冷落。为什么呢?李希华百思不得其解,“别人(的汤圆)砸碎看里面,除了白糖芝麻什么都没有,我们手工做出来的大小跟流水线出来的一样,而且加了山楂、花生,颜色口感都很好。”



李希华不服气,凭着一股韧劲儿,想方设法招揽顾客,甚至从隔壁排队的顾客里“撬人”,动员他们过来试吃。终于一日,有顾客不满隔壁商户的傲慢态度,从李希华这里批发了400斤汤圆。


不过,名气的差距短期内仍难以克服,邻居每天销售额10000块左右,而她只卖出30多元的分量。虽然整个冬天都没啥大单,但李希华依然很乐观,她大胆囤货,每天风雪无阻,蹬着三轮车,把八百斤的货品往店里拉。临近年关,她已经囤了四万斤库存,卖不出去就是死路一条。


眼看生意要黄,转机出现了。李希华字写得漂亮,除了卖汤圆,还兼职给商街管理部门誊写材料,一来二去跟管理员混了脸熟。李希华通过管理员引荐,向所长申请把店铺换到靠近大门的黄金地段。幸运的是,这事还真成了。


很快,李氏汤圆就在透笼街杀出重围,门口天天排长队。初一到十五,别人都在阖家团圆,李希华一家和助手却忙得团团转,数万斤的存货一扫而空。



自此,李氏汤圆的发展进入快车道,销量逐年攀升,名声也越来越大。1998年,成为黑龙江首屈一指的食品标杆企业。各大报刊、电视台包括CCTV在内的媒体纷纷报道这位年仅25岁、白手起家的创业传奇。


跟行业“潜规则”说不,死磕自然食材


名声壮大之后,李希华并不急于扩大规模,而是选择深耕本地市场,坚持一直以来的“自然食材主义”,围绕黑龙江的食材不断研发、打磨产品,其中,姐姐负责产品研发,立下汗马功劳。



以红豆汤圆为例,既要稳定的味道,又要手工制作的口感,两者缺一不可。为了做出纯正口味,李氏更换多家供应商,依旧达不到自己的标准,最后没办法,花大价钱从日本引进豆沙机才算解决了问题。


在李希华眼中,原汁原味是李氏创立的初衷,是企业常青的生命线,也是对手无法轻易撼动的核心竞争力。“三全营销很好,团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但是我们和他们有差异化,三全没法撼动我们的本地市场。”



20多年前,国内老百姓的食品安全意识比较薄弱。行业内使用价格低廉的色素、添加剂成了“潜规则”,推销添加剂、防腐剂甚至衍生为摆不上台面的黑色产业。“一些所谓的行业标准,其实都是大企业在制定游戏规则,大企业的标准就是专家的标准,专家的标准就是成本的标准,所以大企业能控制成本,小企业很难活下来。”


对此,李希华态度很坚决,“我们讲产品,不只是取决于食材、工艺,更在于你的初心,你是单纯为了赚钱,还是做让消费者放心让自己心里踏实的产品。”


有时候,压力还来源于突如其来的政策。2013年,,李氏的最大利润来源——团购市场没了,公司不得不重新研发产品。热销新品 “黑金丹”、 “小咸菜”(配餐)、 “黑豆小丸子”(火锅食材)都是在这种困境下应运而生的。



“穷则思变。日子好的时候啥也不想,很困难的时候,潜能反而一下子得到发挥,毕竟你有那么多年的积累,如果你没积累,遇到点事就垮了。”


2013年,李氏扩建了厂房、丰富了品类,从主打的汤圆,增加了水饺、面条、馄饨、月饼等面食系列,还有粽子、黑豆茶饼。其中,黑龙江特色的大黄米粘豆包还受到海外食客的欢迎。



如今,在当地老百姓的心目中,李氏汤圆依然是年夜饭桌上那口不可或缺的味道,承载着祖孙三代顾客的记忆。有位上了年纪的老顾客,每年正月都要叫上孙女,花两小时车程,特意跑到李氏的本店买上一大兜汤圆。尽管陪同的孙女叫苦不迭,但老人坚持认为“这里买到的,才是年味儿!”



或许正是因此,年销售额50亿的三全食品,尽管尝试各种手段,也难以撬动李氏的“江湖地位”。


最近在朋友的建议下,李希华开始走出“舒适区”,把产品推向全国,并且试水电商,收获了大量回头客,其中不乏90后的年轻人,以及口味差异较大的上海、深圳、广州等南方消费者,这让李希华觉备感欣慰。



如果你是一位老板

在这里你将免费获得身心解放,倍增业绩的秘诀;

如果你是一名创业者

在这里你将免费学习经营管理,盈利模式的机制;

如果你是一个管理者

在这里你将免费学到团队打造,提升收入的方法;


长按二维码扫一扫,对号入座学习你想要的…

这是一个非常实战实用的企业经营管理学习平台,很不错,推荐给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END -


文章内容来自百度文库,本号致力于好文推送,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用,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


统筹丨脑白金

编辑|脑细胞  视觉|脑黄金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